BMJ Best Practice

案例

案例#1

患者,男性,54岁,HIV阳性,CD4细胞计数:100个细胞/微升。一周前自觉不适,表现为发热、萎靡、头痛、进行性行为异常。他的胸部X线(Chest x-ray, CXR)未见明显异常。肺泡灌洗液示隐球菌阳性。血清隐球菌多糖抗原(Serum cryptococcal polysaccharide antigen,sCRAG)阳性。头颅CT及MRI发现一肿块。腰椎穿刺(Lumbar puncture, LP)脑脊液墨汁染色阳性证实CNS受累。脑脊液开放压力为25cmH2O。

案例#2

一名无症状的 33 岁男性,无吸烟史,轻度胸部创伤后接受 CXR。CXR 发现右下肺叶有一处以胸膜为基底的病灶。细针抽吸活检培养示新型隐球菌格鲁比变种生长。sCRAG是阴性的。

其他表现

CNS和呼吸道受累是最常见的。[1][2]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中,隐球菌病常常是无症状的,仅有CXR异常,并且可以自行吸收。但是也可出现更重症病例。[3]免疫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表现为脑膜炎或脑膜脑炎。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头痛,精神状态的发变,脑膜刺激征,颅神经麻痹,甚至昏迷。肺隐球菌病的临床表现多样,从无症状感染,到重症肺炎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肺隐球菌病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热和胸膜炎性胸痛。[2][4]在免疫功能抑制的患者中,播散性感染可累及多器官,包括皮肤、前列腺、眼、骨骼、尿道和血液。皮肤感染可表现为传染性软疣样病灶(特别是在HIV阳性的患者中),肉芽肿,色斑和蜂窝织炎。前列腺隐球菌病多是无症状的,但可成为复发灶。眼部感染常表现为视网膜和视乳头周围出血。骨和关节感染呈溶骨样改变或关节炎。腹膜炎、隐球菌尿和隐球菌血症引起的心内膜炎亦有报道。[1]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