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预后

死亡率和发病率

未经治疗和诊断的隐球菌病是致死的,尤其是在免疫功能不全的患者。未治疗的隐球菌性脑膜脑炎患者均是致命的。隐球菌性脑膜炎相关的死亡率在AIDS患者中可高达25%。[47]其他免疫功能不全患者的结局因不同的基础疾病而不同。特发性CD4淋巴细胞减少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61]早期适当的治疗可以减少病死率,阻止其进展成潜在致死的CNS感染。隐球菌多糖抗原(Cryptococcal polysaccharide antigen,CRAG)状态是HIV阳性患者独立的死亡预测因素。[42]抗真菌药物的毒性不良反应很常见,约30%隐球菌性脑膜炎及HIV共感染的患者在开始或重新开始高效活性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reatment,HAART)后出现免疫重建炎性反应综合征(Immune reconstitution inflammatory syndrome,IRIS)。[11][39][42]

治疗失败及复发

治疗失败定义为治疗 2 周后缺乏临床改善(包括颅内压升高 [ICP] 的管理,伴有培养持续阳性)或出现初始临床应答后复发(即治疗≥4 周后症状复发且 CSF 培养阳性)。[11]患者需要持续抗真菌治疗1到2年也可考虑为治疗失败。[39]

如不进行维持治疗,治疗成功的HIV阳性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复发风险高。治疗2周CSF培养阳性是未来复发及临床结局较差的预测因素。[1]血清CRAG滴度与临床改善并不相关,但是ART前血清CRAG滴度可以预测未来免疫重建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发生(Immune reconstitution inflammatory syndrome, IRIS)。[1][50][62]如果出现新的临床症状,应小心行腰椎穿刺,以排除颅内压增高或 IRIS 的可能。在HIV阳性并成功完成初始疗程,无症状且强效HAART后持续(>6个月)CD4细胞计数 ≥200个细胞/微升的患者中,复发的风险较低。[1][8][9]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