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预后

尽管肺脓肿治疗方法的不断进步,总死亡率仍然很高,为 15%-20%。[8][23]不良基础疾病的存在以及致病原毒力是决定不良临床结果的主要因素。[4]

不良预后因素

与死亡率增加相关的因素包括基础疾病,诸如肺炎、肿瘤、意识改变、贫血(血红蛋白< 100 g/L〔<10 g/dL〕,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菌感染。较大的肺脓肿和位于右肺下叶的肺脓肿死亡率较高。[23]

与预后差相关的其他宿主因素包括高龄、虚弱、营养不良、症状持续时间> 8 周、HIV 感染或其他形式的免疫抑制。[4][65]

病程

有效抗生素治疗 7-10 天内可使患者体温逐步下降,且主观感觉好转。

持续发热超过 2 周应考虑存在并发症(例如脓胸)、潜在梗阻(恶性肿瘤或异物)、耐药微生物感染或空洞太大导致应答不佳。

空洞闭合中位时间为 4 周,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数月。[43]周围浸润缓解需要至少 8 周。治疗第一周 CXR 表现加重,放射影像学改善可能落后于临床缓解。[44]

如果在 CXR 结果缓解前停药会复发,即使患者无症状。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