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同一药物不同名称的剂型和剂量可能不同: 参见免责声明
氨苄西林/舒巴坦 : 3 g,静脉注射,每 6 小时一次
更多或
头孢呋辛钠 : 1.5 g,静脉注射,每 8 小时一次
或
头孢噻肟 : 1-2 g,静脉注射,每 4 小时一次
或
头孢曲松 : 1-2 g,静脉注射,每 24 小时一次
-- 和 --
克林霉素 : 600-900 mg,静脉注射,每 8 小时一次
苄青霉素 : 2.4-4.8 g/天,分次静脉注射,每 6 小时一次
和
甲硝唑 : 500 mg,静脉注射,每 6 小时一次
有典型表现和放射学结果的患者,应开始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即使尚未获取培养结果。一旦观察到临床应答(即,发热缓解,放射影像学稳定)且患者能够维持肠饲,可更换为口服治疗。
一旦获取培养结果,应根据培养生长物的药敏结果调整个体化抗生素治疗。
克林霉素可能优于青霉素,[47]但克林霉素抗菌谱限于革兰氏阳性菌,必须联合二代或三代头孢菌素。[48][49]
微生物多重耐药高风险的患者不应给予青霉素联合甲硝唑方案。
治疗通常持续至少 6-8 周。连续进行 CXR 监测治疗应答。
大量肺脓肿患者采取侧卧位,脓肿侧朝下,可防止脓肿内容物突然排出造成窒息或传播到其他肺段。胸部理疗和体位引流可能改善脓性和坏死性脓肿内容物清除,但是已发表的证据稀少,因此仍然值得商榷。
对于抗生素治疗无应答的患者(11%-21% 的病例),必须进行干预性引流。[54][55][56]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是比切除创伤小的方法。[57]
患病肺叶切除或肺段切除曾经是治疗肺脓肿的主要方法,现在仅用于抗生素和其他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尚未确定切除适应症,但一般而言,包括大空洞、大出血、伴发脓胸、阻塞性肿瘤或由多重耐药细菌或真菌引起的感染患者。[58]肺切除后存活率范围为 89%-95%。
另已成功进行了 CT 扫描或超声引导下经皮引流,但由于其潜在的严重副作用,多数情况下仅用于禁忌进行肺切除的病例(例如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诸如心脏病、慢性肺疾病或肝脏疾病)。[35][36][59][60][61]
氨曲南 : 1-2 g,静脉注射,每 6-8 小时一次
或
环丙沙星 : 400 mg,静脉注射,每 8-12 小时一次
或
左氧氟沙星 : 500-750 mg,静脉注射,每 24 小时一次
-- 和 --
克林霉素 : 600-900 mg,静脉注射,每 8 小时一次
有典型表现和放射学结果的患者,应开始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即使尚未获取培养结果。一旦观察到临床应答(即,发热缓解,放射影像学稳定)且患者能够维持肠饲,可更换为口服治疗。
一旦获取培养结果,应根据培养生长物的药敏结果调整个体化抗生素治疗。
青霉素和头孢菌素过敏患者可给予克林霉素联合氨曲南、环丙沙星或左氧氟沙星治疗,以覆盖革兰氏阴性菌。
治疗通常持续至少 6-8 周。连续进行 CXR 监测治疗应答。
大量肺脓肿患者采取侧卧位,脓肿侧朝下,可防止脓肿内容物突然排出造成窒息或传播到其他肺段。胸部理疗和体位引流可能改善脓性和坏死性脓肿内容物清除,但是已发表的证据稀少,因此仍然值得商榷。
对于抗生素治疗无应答的患者(11%-21% 的病例),必须进行干预性引流。[54][55][56]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是比切除创伤小的方法。[57]
患病肺叶切除或肺段切除曾经是治疗肺脓肿的主要方法,现在仅用于抗生素和其他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尚未确定切除适应症,但一般而言,包括大空洞、大出血、伴发脓胸、阻塞性肿瘤或由多重耐药细菌或真菌引起的感染患者。[58]肺切除后存活率范围为 89%-95%。
另已成功进行了 CT 扫描或超声引导下经皮引流,但由于其潜在的严重副作用,多数情况下仅用于禁忌进行肺切除的病例(例如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诸如心脏病、慢性肺疾病或肝脏疾病)。[35][36][59][60][61]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 3.375-4.5 g,静脉注射,每 6 小时一次
更多或
替卡西林/克拉维酸 : 3.1 g,静脉注射,每 4-6 小时一次
更多或
氨曲南 : 1-2 g,静脉注射,每 6-8 小时一次
或
环丙沙星 : 400 mg,静脉注射,每 8 小时一次
或
左氧氟沙星 : 750 mg,静脉注射,每 24 小时一次
-- 和 --
克林霉素 : 600-900 mg,静脉注射,每 8 小时一次
或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 500-1000 mg,静脉注射,每 6 小时一次
更多或
美罗培南 : 1-2 g,静脉注射,每 8 小时一次
或
厄他培南 : 1 g,静脉注射,每 24 小时一次
有典型表现和放射学结果的患者,应开始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即使尚未获取培养结果。一旦观察到临床应答(即,发热缓解,放射影像学稳定)且患者能够维持肠饲,可更换为口服治疗。
一旦获取培养结果,应根据培养生长物的药敏结果调整个体化抗生素治疗。
肺炎并发肺脓肿或免疫抑制患者肺脓肿、医院获得性肺脓肿或微生物口咽定植后坏死性肺炎发生时应考虑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
既往使用过广谱抗生素或记录有耐药菌定植,且有提示当地流行病学证据时应考虑为多重耐药微生物感染。多重耐药病原体感染时,当地这些微生物药敏特征和微生物药敏报告(收到时)可指导抗生素的选择。
预计涉及革兰氏阴性微生物时(如铜绿假单胞菌),可使用克林霉素与氨曲南、环丙沙星或左氧氟沙星这一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案。[25]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于混合菌群有高度活性,与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相比,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疗效更强。
碳青霉烯类仅能在预计存在微生物多重耐药时使用。对于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尤其有效。认为铜绿假单胞菌或不动杆菌是潜在病原体时不适合使用厄他培南。
治疗通常持续至少 6-8 周。连续进行 CXR 监测治疗应答。
大量肺脓肿患者采取侧卧位,脓肿侧朝下,可防止脓肿内容物突然排出造成窒息或传播到其他肺段。胸部理疗和体位引流可能改善脓性和坏死性脓肿内容物清除,但是已发表的证据稀少,因此仍然值得商榷。
对于抗生素治疗无应答的患者(11%-21% 的病例),必须进行干预性引流。[54][55][56]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是比切除创伤小的方法。[57]
患病肺叶切除或肺段切除曾经是治疗肺脓肿的主要方法,现在仅用于抗生素和其他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尚未确定切除适应症,但一般而言,包括大空洞、大出血、伴发脓胸、阻塞性肿瘤或由多重耐药细菌或真菌引起的感染患者。[58]肺切除后存活率范围为 89%-95%。
另已成功进行了 CT 扫描或超声引导下经皮引流,但由于其潜在的严重副作用,多数情况下仅用于禁忌进行肺切除的病例(例如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诸如心脏病、慢性肺疾病或肝脏疾病)。[35][36][59][60][61]
氨曲南 : 1-2 g,静脉注射,每 6-8 小时一次
或
环丙沙星 : 400 mg,静脉注射,每 8 小时一次
或
左氧氟沙星 : 750 mg,静脉注射,每 24 小时一次
-- 和 --
克林霉素 : 600-900 mg,静脉注射,每 8 小时一次
有典型表现和放射学结果的患者,应开始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即使尚未获取培养结果。一旦观察到临床应答(即,发热缓解,放射影像学稳定)且患者能够维持肠饲,可更换为口服治疗。
一旦获取培养结果,应根据培养生长物的药敏结果调整个体化抗生素治疗。
肺炎并发肺脓肿或免疫抑制患者肺脓肿、医院获得性肺脓肿或微生物口咽定植后坏死性肺炎发生时应考虑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
既往使用过广谱抗生素或记录有耐药菌定植,且有提示当地流行病学证据时应考虑为多重耐药微生物感染。多重耐药病原体感染时,当地这些微生物药敏特征和微生物药敏报告(收到时)可指导抗生素的选择。
青霉素和头孢菌素过敏患者可给予克林霉素联合氨曲南、环丙沙星或左氧氟沙星治疗,以覆盖革兰氏阴性菌。
治疗通常持续至少 6-8 周。连续进行 CXR 监测治疗应答。
大量肺脓肿患者采取侧卧位,脓肿侧朝下,可防止脓肿内容物突然排出造成窒息或传播到其他肺段。胸部理疗和体位引流可能改善脓性和坏死性脓肿内容物清除,但是已发表的证据稀少,因此仍然值得商榷。
对于抗生素治疗无应答的患者(11%-21% 的病例),必须进行干预性引流。[54][55][56]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是比切除创伤小的方法。[57]
患病肺叶切除或肺段切除曾经是治疗肺脓肿的主要方法,现在仅用于抗生素和其他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尚未确定切除适应症,但一般而言,包括大空洞、大出血、伴发脓胸、阻塞性肿瘤或由多重耐药细菌或真菌引起的感染患者。[58]肺切除后存活率范围为 89%-95%。
另已成功进行了 CT 扫描或超声引导下经皮引流,但由于其潜在的严重副作用,多数情况下仅用于禁忌进行肺切除的病例(例如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诸如心脏病、慢性肺疾病或肝脏疾病)。[35][36][59][60][61]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 500 mg,口服,每天三次;或 875 mg,口服,每天两次
更多或
头孢呋辛酯 : 500 mg,口服,每天两至三次
和
克林霉素 : 300-600 mg,口服,每天三次
苯氧甲基青霉素 : 500 mg,口服,每天三至四次
和
甲硝唑 : 500 mg,口服,每天三次
一旦观察到临床应答(即,发热缓解,放射影像学稳定)且患者能够维持肠饲,可更换为口服治疗。
一旦获取培养结果,应根据培养生长物的药敏结果调整个体化抗生素治疗。
克林霉素可能优于青霉素,[47]但克林霉素抗菌谱限于革兰氏阳性菌,必须联合二代或三代头孢菌素。[48][49]
微生物多重耐药高风险的患者不应给予青霉素联合甲硝唑方案。
治疗通常持续至少 6-8 周。连续进行 CXR 监测治疗应答。
大量肺脓肿患者采取侧卧位,脓肿侧朝下,可防止脓肿内容物突然排出造成窒息或传播到其他肺段。胸部理疗和体位引流可能改善脓性和坏死性脓肿内容物清除,但是已发表的证据稀少,因此仍然值得商榷。
环丙沙星 : 500-750 mg,口服,每天两次
或
左氧氟沙星 : 500-750 mg,口服,每天一次
-- 和 --
克林霉素 : 300-600 mg,口服,每天三次
一旦观察到临床应答(即,发热缓解,放射影像学稳定)且患者能够维持肠饲,可更换为口服治疗。
一旦获取培养结果,应根据培养生长物的药敏结果调整个体化抗生素治疗。
青霉素和头孢菌素过敏患者可给予克林霉素联合环丙沙星或左氧氟沙星治疗,以覆盖革兰氏阴性菌。
治疗通常持续至少 6-8 周。连续进行 CXR 监测治疗应答。
大量肺脓肿患者采取侧卧位,脓肿侧朝下,可防止脓肿内容物突然排出造成窒息或传播到其他肺段。胸部理疗和体位引流可能改善脓性和坏死性脓肿内容物清除,但是已发表的证据稀少,因此仍然值得商榷。
环丙沙星 : 750 mg,口服,每天两次
或
左氧氟沙星 : 750 mg,口服,每天一次
-- 和 --
克林霉素 : 300-600 mg,口服,每天三次
一旦观察到临床应答(即,发热缓解,放射影像学稳定)且患者能够维持肠饲,可更换为口服治疗。
一旦获取培养结果,应根据培养生长物的药敏结果调整个体化抗生素治疗。
肺炎并发肺脓肿或免疫抑制患者肺脓肿、医院获得性肺脓肿或微生物口咽定植后坏死性肺炎发生时应考虑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
既往使用过广谱抗生素或记录有耐药菌定植,且有提示当地流行病学证据时应考虑为多重耐药微生物感染。多重耐药病原体感染时,当地这些微生物药敏特征和微生物药敏报告(收到时)可指导抗生素的选择。
预计涉及革兰氏阴性微生物时(如铜绿假单胞菌),可使用克林霉素与环丙沙星或左氧氟沙星这一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案。[25]
治疗通常持续至少 6-8 周。连续进行 CXR 监测治疗应答。
大量肺脓肿患者采取侧卧位,脓肿侧朝下,可防止脓肿内容物突然排出造成窒息或传播到其他肺段。胸部理疗和体位引流可能改善脓性和坏死性脓肿内容物清除,但是已发表的证据稀少,因此仍然值得商榷。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