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因学

结核病的发生需要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和免疫系统的受损。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患者没有临床症状、细菌学和影像学证据者称之为潜伏结核感染。活动性结核可以是既往潜伏感染的复燃或原发感染直接发病。

结核病主要是由肺部结核(很少由喉结核)来传播。由吸入含结核分支杆菌的气溶胶被感染。传播的可能性大小取决于传染源的传播能力(即涂片结果和胸片空洞的范围)、暴露程度(即:暴露距离、通风和暴露时间)和接触者的易感性。[5] HIV 感染者是原发性结核和复燃的高危人群。其他发展成为活动性结核病的危险因素包括近期结核菌素皮试的阳转、无家可归、吸毒、吸烟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即:糖尿病、长期皮质类固醇治疗、终末期肾病、营养不良和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6][7]

病理生理学

结核感染需要吸入微滴核。微滴核在肺泡沉积,结核分枝杆菌由肺泡巨噬细胞吞噬,但能在其内生存和增殖。增殖的细菌能杀死巨噬细胞并导致细菌的释放,此过程可引起宿主的免疫反应。暴露后的结局是结核分枝杆菌的清除,持续潜伏感染或进展为原发感染性疾病。

对结核的有效抑制依赖于主要由 T 辅助细胞介导(TH1 反应)的细胞免疫系统。T 细胞和巨噬细胞可形成肉芽肿,该肉芽肿主要由中心干酪样坏死、结核分枝杆菌和周边的含有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肉芽组织构成。肉芽肿组织可以预防结核分枝杆菌进一步生长和传播。这些个体无传染性并且为潜伏结核感染;他们中的绝大多数 X 线胸片检查正常,结核菌素阳性。

典型的活动性结核病是结核菌再燃的过程。大约 10% 的潜伏结核感染者在其一生中会进展为活动性结核病。在最初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两年内这种几率最高。一些影响因素可以改变发生活动性肺结核的风险,特别是 HIV 感染,HIV 感染者每年进展为活动性结核病的几率为 8%-10%。免疫功能受损和免疫抑制药物,包括全身性皮质类固醇和 TNF-α 拮抗剂的使用也会导致结核菌的再燃。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