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存在危险因素

关键危险因素包括:老年人、儿童和妊娠女性;慢性疾病;近期旅行史;免疫缺陷状态;有毒食物接触史;曾食用未煮熟的肉、生海鲜、家庭自制罐装食品、未经巴氏消毒的软奶酪、熟食、未经巴氏消毒的奶或果汁、生鸡蛋,食物处理和保存不当。

腹泻

通常有急性腹泻病史(病程短于 2 周)。

恶心和呕吐

当呕吐为主要首发症状时,应怀疑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或诺如病毒感染。

其他诊断因素

腹痛

炎症相关的腹痛通常都较严重。腹部绞痛提示潜在的电解质丢失,正如严重霍乱情况下。

耶尔森氏菌小肠结肠炎可出现与阑尾炎或克罗恩回肠炎类似的症状(右下腹痛伴肌卫),吸虫病也是如此。

腹胀

腹胀持续时间较长应引起对贾第鞭毛虫病的怀疑。

发热

提示侵袭性病原体或因素引起全身性疾病。发热可能由胃肠道外感染或重叠感染导致。

脱水

在腹泻早期,脱水可能轻微,一般无脱水的体征。中度脱水表现为口渴、躁动不安或易激惹的行为、皮肤弹性变差和凹眼。严重脱水时,症状更严重,可表现为休克、意识水平下降、少尿、四肢湿冷、脉搏细速、低血压或血压测不出、皮肤苍白。重度脱水患者还可能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血便或黏液便

提示侵犯小肠或结肠黏膜。直肠炎综合征可有里急后重、直肠不适、频繁疼痛地排出含血液、脓液和黏液的大便,可见于细菌性痢疾。

大量米泔样便

提示霍乱或相似病变。这可导致大量不含血液、脓液的水样便,并且无严重腹痛。可能导致严重脱水。

反应性关节炎

可见于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弯曲菌和耶尔森氏菌感染。

皮疹

上腹部玫瑰疹和肝脾肿大可能见于伤寒沙门菌感染。

结节性红斑和渗出性咽炎提示耶尔森菌感染。

创伤弧菌或溶藻弧菌感染的患者可能出现蜂窝组织炎和中耳炎。

吞咽困难

与肉毒中毒有关。

复视

与肉毒中毒有关。

言语不清

与肉毒中毒有关。

虚弱

肌肉张力下降与肉毒中毒有关。

肝胆疾病

吸虫病患者可出现胆绞痛、胆汁淤积、胆结石、肝脓肿或肝炎的特征。[2]

肺部症状

吸虫病患者可有慢性咳嗽、胸痛、呼吸困难或咯血。[2]

其他肠道特征

患者可出现黏膜溃疡或营养不良。[2]

异位感染表现

吸虫病异位感染的表现可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心脏、生殖器官、脾脏、皮肤或血管表现。[2]

危险因素

老年人、儿童和妊娠女性

高龄、低龄或妊娠使得这部分人群发生食源性疾病的风险更大,也更常因病情更严重而可能需要入院治疗,且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都更高。造成这种情况有直接因素(不成熟或衰老的免疫系统降低了肠道的动力和免疫功能,增加了全身性疾病的易感性),也有间接因素(处理不当和不良饮食行为)。[16][15][17]

慢性疾病

一些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和肿瘤)和长期使用免疫抑制治疗(例如皮质类固醇、抗肿瘤坏死因子药物和化疗)也与机会性感染的易感性增加有关。[15][18]

近期旅行史

可能提示特定的病原体。

免疫功能受损状态

免疫功能受损状态(由于特定的疾病或与治疗药物相关)导致更频繁、更严重的食源性疾病的风险更高。例如,AIDS 患者在进食生食或海鲜时更易患食源性疾病。[1][15]

食物中毒病例的接触史

朋友或家庭成员可能已出现相似的症状。

如果有≥2 人出现腹泻症状,就需要考虑为暴发。

需要上报某些病原体。

进食未煮熟的肉

易感沙门氏菌、弯曲菌、产志贺样毒素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和戊型肝炎病毒。

进食生海鲜

易感诺瓦克样病毒、弧菌、甲型肝炎病毒或吸虫纲(吸虫)。

进食家庭自制罐装食品

易感肉毒梭菌。

进食未消毒的软乳酪

易感李斯特菌、沙门氏菌、弯曲菌、产志贺样毒素大肠杆菌和耶尔森氏菌。

进食熟肉制品

与李斯特菌病相关。

进食未消毒的奶或果汁

易感沙门氏菌、弯曲菌、产志贺样毒素大肠杆菌、耶尔森氏菌和布鲁氏菌。

进食生鸡蛋

易感沙门氏菌。

食物处理和储存不当

与发生和传播食源性疾病的更高风险相关。例如:冷藏和保存(家庭自制罐装)不当;[1] 清洗生鲜农产品前后未冲洗砧板和水槽;[15] 未将冰箱中的生动物制品与生鲜农产品分开保存;[15] 未使用肉类温度计确定肉是否煮熟;[15] 食品未及时冷藏;[15] 将大量热食放入冰箱,而未在多个容器分成小份存放;[19] 在柜台上解冻冷冻食品;[20] 使用的冰箱温度太高(即等于或高于 6°C [43°F]),无法安全储存食品。[18]

抗酸剂的使用

抗酸剂会降低由胃酸组成的抗微生物屏障的保护作用,进而增加细菌入侵的风险,尤其是老年人、免疫缺陷者和妊娠女性这些高风险人群。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