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新兴疗法

NRAS突变黑素瘤的靶向治疗

NRAS突变可激活MAPK与PI3K通路,从而促进肿瘤增殖和生长。MEK162是一种小分子MEK1/2抑制剂,与NRAS突变黑素瘤患者的某些活动有关,[155]III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MEK和PI3K抑制剂的早期联合试验亦在进行中。

KIT突变黑素瘤的靶向治疗

在肢端黑素瘤中4q染色体近端扩增引出了KIT癌基因在黑素瘤中可能发生了突变或异常表达的假说。[156]KIT基因直接测序结果显示KIT的突变见于21%的黏膜型黑素瘤、11%肢端黑素瘤和17%继发于慢性日光性损害的黑素瘤。但是继发于间断光照皮肤的黑素瘤发生KIT基因突变的不到1%。[156]在一项开放式II期临床研究中,具有KIT基因突变或增殖的患者使用KIT抑制剂伊马替尼治疗后,表现出16%的总体持久反应率,且整个过程平均需要12周。[157]另外两项II期临床试验也证实了伊马替尼的疗效。[158][159]原发性和继发性耐药机制正在阐明。其他几种KIT抑制剂,包括舒尼替尼、达沙替尼、尼罗替尼都在临床试验积极研究中。TEAM试验,是一项比较尼洛替尼与达卡巴嗪治疗不能手术切除、KIT基因突变的患者疗效的随机III期临床试验,此类患者正在积极积累中。

司美替尼治疗Gq/11突变的葡萄膜黑素瘤

葡萄膜黑素瘤通常在GNAQ和GNA11基因上发生突变、易转移扩散至肝脏、预后差,且全身治疗疗效不大。近日,一项关于司美替尼的II期临床试验显示其有50%的肿瘤消退率,RECIST(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反应率为15%(N=46),以及平均作用时间为23周。[160]

靶向和免疫疗法联合治疗

若干项对靶向治疗与免疫疗法结合治疗进行评估的试验正在进行中。[161][162]

新型分子和免疫靶标

目前正针对其他几个遗传畸变进行研究,单独或联合,用于各种黑素瘤分子亚型。新的目标包括PI3K通路/细胞周期调节因子(CDK4/6)、MAPK通路下游(ERK)。其他免疫细胞受体检查点也正在研究中,包括 LAG3 和 GITR。

辅助和新辅助治疗

若干项关于辅助和新辅助治疗的试验正在进行中,包括辅助性派姆单抗 (pembrolizumab)、[163][164]尼鲁单抗 (nivolumab)[165]和 BRAF/MEK 抑制剂。[166][167]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