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同一药物不同名称的剂型和剂量可能不同: 参见免责声明
羟基脲 : 初始剂量 1000 mg,口服,每日两次,若 WBC 计数在 3-4 天之后仍没有改善,则增至 2000 mg,每日两次
-- 和 --
别嘌呤醇 : 300-600 mg,口服,每日一次
或
拉布立酶 : 0.2 mg/kg,静脉使用,每日一次,持续治疗 3-7 天
补液:患者应开始补液(利尿和尿液碱化)。需要快速纠正电解质异常。
急性肿瘤细胞溶解综合征 (ATLS):别嘌呤醇和拉布立酶均为首选治疗。拉布立酶能迅速逆转高尿酸血症,且是高白细胞血症或肾功能受损患者、ATLS 患者或不能耐受口服疗法患者的首选治疗。[74]
去白细胞:在具有高疾病负担的患者中(即 WBC 计数>100,000/μL),推荐在化疗之前使用羟基脲治疗。在少数情况下,如果患者出现了症状且具有很高的 WBC 计数,可能需要采取紧急白细胞去除术。[54]
输血:可能需要进行红细胞和血小板输注。血小板计数需维持在 50,000/μL 以上,且通过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剂使活化 PTT 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恢复到正常水平。
感染:有发热性疾病的患者需要接受检查,并给予适当的抗感染药物。建议使用中央静脉通路。
维 A 酸
对于疑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ML) 的患者,一旦怀疑该诊断,就应立即启动口服维 A 酸(又名全反式维甲酸 [ATRA])早期治疗,以便减少与 APML 相关的凝血病,在证实诊断后,开始化疗。
参考当地专科医生治疗方案作为剂量指导。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羟基脲 : 初始剂量 1000 mg,口服,每日两次,若 WBC 计数在 3-4 天之后仍没有改善,则增至 2000 mg,每日两次
-- 和 --
别嘌呤醇 : 300-600 mg,口服,每日一次
或
拉布立酶 : 0.2 mg/kg,静脉使用,每日一次,持续治疗 3-7 天
补液:患者应开始补液(利尿和尿液碱化)。需要快速纠正电解质异常。
急性肿瘤细胞溶解综合征 (ATLS):别嘌呤醇和拉布立酶均为首选治疗。拉布立酶能迅速逆转高尿酸血症,且是高白细胞血症或肾功能受损患者、ATLS 患者或不能耐受口服疗法患者的首选治疗。[74]
去白细胞:在具有高疾病负担的患者中(即 WBC 计数>100,000/μL),推荐在化疗之前使用羟基脲治疗。不推荐将白细胞去除术作为 APML 患者的常规治疗。[54]
输血:可能需要进行红细胞和血小板输注。血小板计数需维持在 50,000/μL 以上,且通过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剂使活化 PTT 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恢复到正常水平。
感染:有发热性疾病的患者需要接受检查,并给予适当的抗感染药物。建议使用中央静脉通路。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地塞米松 : 10 mg,静脉使用,每日两次,持续治疗 3-5 天,随后在 14 天期间逐渐减少剂量。
维 A 酸(又名全反式维A酸;ATRA)治疗会导致视黄酸或 ATRA 综合征。其特点为发热、体液潴留和 WBC 计数升高 (>10,000/μL)。应监测患者的缺氧、肺浸润和胸腔积液情况。
立即采用地塞米松,并暂时停用 ATRA,即可改善症状,直到症状消退后,才可恢复停用药物。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羟基脲 : 初始剂量 1000 mg,口服,每日两次,若 WBC 计数在 3-4 天之后仍没有改善,则增至 2000 mg,每日两次
-- 和 --
别嘌呤醇 : 300-600 mg,口服,每日一次
或
拉布立酶 : 0.2 mg/kg,静脉使用,每日一次,持续治疗 3-7 天
补液:患者应开始补液(利尿和尿液碱化)。需要快速纠正电解质异常。
急性肿瘤细胞溶解综合征 (ATLS):别嘌呤醇和拉布立酶均为首选治疗。拉布立酶能迅速逆转高尿酸血症,且是高白细胞血症或肾功能受损患者、ATLS 患者或不能耐受口服疗法患者的首选治疗。[74]
去白细胞:在具有高疾病负担的患者中(即 WBC 计数>100,000/μL),推荐在化疗之前使用羟基脲治疗。在少数情况下,如果患者出现了症状且具有很高的 WBC 计数,可能需要采取紧急白细胞去除术。[54]
输血:可能需要进行红细胞和血小板输注。血小板计数需维持在 50,000/μL 以上,且通过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剂使活化 PTT 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恢复到正常水平。
感染:有发热性疾病的患者需要接受检查,并给予适当的抗感染药物。建议使用中央静脉通路。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阿糖胞苷
在疑似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中,在诊断性腰椎穿刺时应给予鞘内注射阿糖胞苷。如果确认有浸润,应鞘内注射阿糖胞苷,每周 3 次,直至脑脊液正常为止,然后每两个星期注射一次,直到巩固治疗完成为止。
参考当地专科医生治疗方案作为剂量指导。
对年龄不足 60 岁的高危患者,可能会在一个疗程的巩固化疗之后或与之同时进行异体或自体(不太常见)干细胞移植 (SCT)。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阿糖胞苷
低剂量皮下注射阿糖胞苷是适用于不能耐受强化化疗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若适用,应提供低剂量皮下注射阿糖胞苷与一种新药进行比较的临床试验,或低剂量皮下注射阿糖胞苷与一种新药 + 低剂量皮下注射阿糖胞苷进行比较的临床试验。
参考当地专科医生治疗方案作为剂量指导。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羟基脲 : 初始剂量 1000 mg,口服,每日两次,若 WBC 计数在 3-4 天之后仍没有改善,则增至 2000 mg,每日两次
-- 和 --
别嘌呤醇 : 300-600 mg,口服,每日一次
或
拉布立酶 : 0.2 mg/kg,静脉使用,每日一次,持续治疗 3-7 天
补液:患者应开始补液(利尿和尿液碱化)。需要快速纠正电解质异常。
急性肿瘤细胞溶解综合征 (ATLS):别嘌呤醇和拉布立酶均为首选治疗。拉布立酶能迅速逆转高尿酸血症,且是高白细胞血症或肾功能受损患者、ATLS 患者或不能耐受口服疗法患者的首选治疗。[74]
去白细胞:在具有高疾病负担的患者中(即 WBC 计数>100,000/μL),推荐在化疗之前使用羟基脲治疗。在少数情况下,如果患者出现了症状且具有很高的 WBC 计数,可能需要采取紧急白细胞去除术。[54]
输血:可能需要进行红细胞和血小板输注。血小板计数需维持在 50,000/μL 以上,且通过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剂使活化 PTT 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恢复到正常水平。
感染:有发热性疾病的患者需要接受检查,并给予适当的抗感染药物。建议使用中央静脉通路。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羟基脲 : 初始剂量 1000 mg,口服,每日两次,若 WBC 计数在 3-4 天之后仍没有改善,则增至 2000 mg,每日两次
-- 和 --
别嘌呤醇 : 300-600 mg,口服,每日一次
和
拉布立酶 : 0.2 mg/kg,静脉使用,每日一次,持续治疗 3-7 天
最佳支持性治疗(例如补液、血液制品、感染的治疗、去白细胞措施、肿瘤溶解综合征的治疗、症状缓解)可能更适合不能耐受化疗的患者。[54]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羟基脲 : 初始剂量 1000 mg,口服,每日两次,若 WBC 计数在 3-4 天之后仍没有改善,则增至 2000 mg,每日两次
-- 和 --
别嘌呤醇 : 300-600 mg,口服,每日一次
或
拉布立酶 : 0.2 mg/kg,静脉使用,每日一次,持续治疗 3-7 天
补液:患者应开始补液(利尿和尿液碱化)。需要快速纠正电解质异常。
急性肿瘤细胞溶解综合征 (ATLS):别嘌呤醇和拉布立酶均为首选治疗。拉布立酶能迅速逆转高尿酸血症,且是高白细胞血症或肾功能受损患者、ATLS 患者或不能耐受口服疗法患者的首选治疗。[74]
去白细胞:在具有高疾病负担的患者中(即 WBC 计数>100,000/μL),推荐在化疗之前使用羟基脲治疗。在少数情况下,如果患者出现了症状且具有很高的 WBC 计数,可能需要采取紧急白细胞去除术。[54]
输血:可能需要进行红细胞和血小板输注。血小板计数需维持在 50,000/μL 以上,且通过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剂使活化 PTT 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恢复到正常水平。
感染:有发热性疾病的患者需要接受检查,并给予适当的抗感染药物。建议使用中央静脉通路。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阿糖胞苷
在疑似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中,在诊断性腰椎穿刺时应给予鞘内注射阿糖胞苷。如果确认有浸润,应鞘内注射阿糖胞苷,每周 3 次,直至脑脊液正常为止,然后每两个星期注射一次,直到巩固治疗完成为止。
参考当地专科医生治疗方案作为剂量指导。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阿糖胞苷
-- 和 --
伊达比星
或
柔红霉素
阿糖胞苷
和
米托蒽醌
对于采用诱导方案达到完全缓解且年龄不低于 60 岁的患者,可用这些方案进一步巩固其疗效。
参考当地专科医生治疗方案作为剂量指导。
在临床试验中,也可考虑低强度预处理的异体干细胞移植 (SCT)。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阿糖胞苷
低剂量皮下注射阿糖胞苷是适用于不能耐受强化化疗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若适用,应提供低剂量皮下注射阿糖胞苷与一种新药进行比较的临床试验,或低剂量皮下注射阿糖胞苷与一种新药 + 低剂量皮下注射阿糖胞苷进行比较的临床试验。
参考当地专科医生治疗方案作为剂量指导。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羟基脲 : 初始剂量 1000 mg,口服,每日两次,若 WBC 计数在 3-4 天之后仍没有改善,则增至 2000 mg,每日两次
-- 和 --
别嘌呤醇 : 300-600 mg,口服,每日一次
或
拉布立酶 : 0.2 mg/kg,静脉使用,每日一次,持续治疗 3-7 天
补液:患者应开始补液(利尿和尿液碱化)。需要快速纠正电解质异常。
急性肿瘤细胞溶解综合征 (ATLS):别嘌呤醇和拉布立酶均为首选治疗。拉布立酶能迅速逆转高尿酸血症,且是高白细胞血症或肾功能受损患者、ATLS 患者或不能耐受口服疗法患者的首选治疗。[74]
去白细胞:在具有高疾病负担的患者中(即 WBC 计数>100,000/μL),推荐在化疗之前使用羟基脲治疗。在少数情况下,如果患者出现了症状且具有很高的 WBC 计数,可能需要采取紧急白细胞去除术。[54]
输血:可能需要进行红细胞和血小板输注。血小板计数需维持在 50,000/μL 以上,且通过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剂使活化 PTT 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恢复到正常水平。
感染:有发热性疾病的患者需要接受检查,并给予适当的抗感染药物。建议使用中央静脉通路。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羟基脲 : 初始剂量 1000 mg,口服,每日两次,若 WBC 计数在 3-4 天之后仍没有改善,则增至 2000 mg,每日两次
-- 和 --
别嘌呤醇 : 300-600 mg,口服,每日一次
和
拉布立酶 : 0.2 mg/kg,静脉使用,每日一次,持续治疗 3-7 天
最佳支持性治疗(例如补液、血液制品、感染的治疗、去白细胞措施、肿瘤溶解综合征的治疗、症状缓解)可能更适合不能耐受化疗的患者。[54]
维 A 酸
-- 和 --
柔红霉素
或
伊达比星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ML) 标准诱导疗法包括口服维 A 酸(又称为全反式维 A 酸 (ATRA)),联合蒽环类化疗(例如伊达比星或柔红霉素)。
参考当地专科医生治疗方案作为剂量指导。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羟基脲 : 初始剂量 1000 mg,口服,每日两次,若 WBC 计数在 3-4 天之后仍没有改善,则增至 2000 mg,每日两次
-- 和 --
别嘌呤醇 : 300-600 mg,口服,每日一次
或
拉布立酶 : 0.2 mg/kg,静脉使用,每日一次,持续治疗 3-7 天
补液:患者应开始补液(利尿和尿液碱化)。需要快速纠正电解质异常。
急性肿瘤细胞溶解综合征 (ATLS):别嘌呤醇和拉布立酶均为首选治疗。拉布立酶能迅速逆转高尿酸血症,且是高白细胞血症或肾功能受损患者、ATLS 患者或不能耐受口服疗法患者的首选治疗。[74]
去白细胞:在具有高疾病负担的患者中(即 WBC 计数>100,000/μL),推荐在化疗之前使用羟基脲治疗。不推荐将白细胞去除术作为 APML 患者的常规治疗。[54]
输血:可能需要进行红细胞和血小板输注。血小板计数需维持在 50,000/μL 以上,且通过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剂使活化 PTT 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恢复到正常水平。
感染:有发热性疾病的患者需要接受检查,并给予适当的抗感染药物。建议使用中央静脉通路。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维 A 酸
-- 和 --
柔红霉素
或
伊达比星
或
维 A 酸
-- 和 --
柔红霉素
或
伊达比星
-- 和 --
阿糖孢苷
巩固方案由原诱导治疗方案决定。因此,如诱导治疗中所用的方案,应采用口服维 A 酸(又称为全反式维 A 酸;ATRA)联合基于蒽环类药物的化疗(例如伊达比星或柔红霉素)。
对于高复发风险的患者(例如就诊时 WBC 计数>100,000/μL),阿糖胞苷可添加到该方案中。
参考当地专科医生治疗方案作为剂量指导。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维 A 酸
和
甲氨蝶呤
和
巯嘌呤
维持疗法通常包含口服维 A 酸(又名全反式维A酸;ATRA)+ 抗代谢疗法(即甲氨蝶呤 + 巯嘌呤)持续治疗 1 至 2 年。[72]
建议在维持期对微小残留病变进行骨髓活检,每 3 个月一次。
药物剂量依据外周血细胞计数改变。
参考当地专科医生治疗方案作为剂量指导。
某些国家/地区(例如在英国)不再针对 APML 使用维持化疗。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羟基脲 : 初始剂量 1000 mg,口服,每日两次,若 WBC 计数在 3-4 天之后仍没有改善,则增至 2000 mg,每日两次
-- 和 --
别嘌呤醇 : 300-600 mg,口服,每日一次
或
拉布立酶 : 0.2 mg/kg,静脉使用,每日一次,持续治疗 3-7 天
补液:患者应开始补液(利尿和尿液碱化)。需要快速纠正电解质异常。
急性肿瘤细胞溶解综合征 (ATLS):别嘌呤醇和拉布立酶均为首选治疗。拉布立酶能迅速逆转高尿酸血症,且是高白细胞血症或肾功能受损患者、ATLS 患者或不能耐受口服疗法患者的首选治疗。[74]
去白细胞:在具有高疾病负担的患者中(即 WBC 计数>100,000/μL),推荐在化疗之前使用羟基脲治疗。不推荐将白细胞去除术作为 APML 患者的常规治疗。[54]
输血:可能需要进行红细胞和血小板输注。血小板计数需维持在 50,000/μL 以上,且通过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剂使活化 PTT 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恢复到正常水平。
感染:有发热性疾病的患者需要接受检查,并给予适当的抗感染药物。建议使用中央静脉通路。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维 A 酸
和
甲氨蝶呤
和
巯嘌呤
维持疗法通常包含口服维 A 酸(又名全反式维A酸;ATRA)+ 抗代谢疗法(即甲氨蝶呤 + 巯嘌呤)持续治疗 1 至 2 年。[72]
建议在维持期对微小残留病变进行骨髓活检,每 3 个月一次。
药物剂量依据外周血细胞计数改变。
参考当地专科医生治疗方案作为剂量指导。
某些国家/地区(例如在英国)不再针对 APML 使用维持化疗。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地塞米松 : 10 mg,静脉使用,每日两次,持续治疗 3-5 天,随后在 14 天期间逐渐减少剂量。
立即采用地塞米松,并暂时停用 ATRA 或三氧化二砷,即可改善这些综合征,直到症状消退后,才可恢复停用药物。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阿糖胞苷
在疑似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中,在诊断性腰椎穿刺时应给予鞘内注射阿糖胞苷。如果确认有浸润,应鞘内注射阿糖胞苷,每周 3 次,直至脑脊液正常为止,然后每两个星期注射一次,直到巩固治疗完成为止。
参考当地专科医生治疗方案作为剂量指导。
临床试验
阿糖胞苷 : 高剂量治疗方案
和
异体干细胞移植
或
阿糖胞苷
和
柔红霉素
和
依托泊苷
和
异体干细胞移植
采用原方案进行再诱导治疗
50% 的患者会发生疾病复发,但这些患者中的 50% - 60%经挽救性化疗后可以实现第二次缓解。这种再诱导化疗反应的重要预测因素为年龄、核型、首次缓解持续时间和是否存在既往接受干细胞移植 (SCT) 史。[66]
在可能的情况下,患者应入组一项临床试验。针对较为年轻的健康患者,可以考虑进行挽救性化疗(通常为较高剂量的阿糖胞苷 [HiDAC] 或标准剂量的阿糖胞苷与其他药物联用)。应给予这些患者异体干细胞移植,以降低复发风险。
如果复发发生在 6 个月之后,可能会考虑采用原始诱导疗法来治疗。
参考当地专科医生治疗方案作为剂量指导。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羟基脲 : 初始剂量 1000 mg,口服,每日两次,若 WBC 计数在 3-4 天之后仍没有改善,则增至 2000 mg,每日两次
-- 和 --
别嘌呤醇 : 300-600 mg,口服,每日一次
或
拉布立酶 : 0.2 mg/kg,静脉使用,每日一次,持续治疗 3-7 天
补液:患者应开始补液(利尿和尿液碱化)。需要快速纠正电解质异常。
急性肿瘤细胞溶解综合征 (ATLS):别嘌呤醇和拉布立酶均为首选治疗。拉布立酶能迅速逆转高尿酸血症,且是高白细胞血症或肾功能受损患者、ATLS 患者或不能耐受口服疗法患者的首选治疗。[74]
去白细胞:在具有高疾病负担的患者中(即 WBC 计数>100,000/μL),推荐在化疗之前使用羟基脲治疗。在少数情况下,如果患者出现了症状且具有很高的 WBC 计数,可能需要采取紧急白细胞去除术。[54]
输血:可能需要进行红细胞和血小板输注。血小板计数需维持在 50,000/μL 以上,且通过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剂使活化 PTT 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恢复到正常水平。
感染:有发热性疾病的患者需要接受检查,并给予适当的抗感染药物。建议使用中央静脉通路。
患高危疾病的老年患者或首次缓解后的老年患者,可在临床试验中接受低强度预处理干细胞移植 (SCT) 的治疗方法。
如果复发发生在 6 个月之后,可能会考虑采用原始的诱导疗法来治疗所有患者。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羟基脲 : 初始剂量 1000 mg,口服,每日两次,若 WBC 计数在 3-4 天之后仍没有改善,则增至 2000 mg,每日两次
-- 和 --
别嘌呤醇 : 300-600 mg,口服,每日一次
或
拉布立酶 : 0.2 mg/kg,静脉使用,每日一次,持续治疗 3-7 天
补液:患者应开始补液(利尿和尿液碱化)。需要快速纠正电解质异常。
急性肿瘤细胞溶解综合征 (ATLS):别嘌呤醇和拉布立酶均为首选治疗。拉布立酶能迅速逆转高尿酸血症,且是高白细胞血症或肾功能受损患者、ATLS 患者或不能耐受口服疗法患者的首选治疗。[74]
去白细胞:在具有高疾病负担的患者中(即 WBC 计数>100,000/μL),推荐在化疗之前使用羟基脲治疗。在少数情况下,如果患者出现了症状且具有很高的 WBC 计数,可能需要采取紧急白细胞去除术。[54]
输血:可能需要进行红细胞和血小板输注。血小板计数需维持在 50,000/μL 以上,且通过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剂使活化 PTT 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恢复到正常水平。
感染:有发热性疾病的患者需要接受检查,并给予适当的抗感染药物。建议使用中央静脉通路。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羟基脲 : 初始剂量 1000 mg,口服,每日两次,若 WBC 计数在 3-4 天之后仍没有改善,则增至 2000 mg,每日两次
-- 和 --
别嘌呤醇 : 300-600 mg,口服,每日一次
或
拉布立酶 : 0.2 mg/kg,静脉使用,每日一次,持续治疗 3-7 天
最佳支持性治疗(例如补液、血液制品、感染的治疗、去白细胞措施、肿瘤溶解综合征的治疗、症状缓解)可能更适合不能耐受化疗的患者。[54]
三氧化二砷
和
异体干细胞移植
三氧化二砷
对于巩固或维持治疗后的复发性/难治性疾病患者,有必要给予进一步的治疗,以实现分子学阴性结果。
最佳可用选择为使用三氧化二砷后进行干细胞移植 (SCT)。[66]在不适合进行 SCT 的患者中,可能会继续使用砷剂治疗。
参考当地专科医生治疗方案作为剂量指导。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羟基脲 : 初始剂量 1000 mg,口服,每日两次,若 WBC 计数在 3-4 天之后仍没有改善,则增至 2000 mg,每日两次
-- 和 --
别嘌呤醇 : 300-600 mg,口服,每日一次
或
拉布立酶 : 0.2 mg/kg,静脉使用,每日一次,持续治疗 3-7 天
补液:患者应开始补液(利尿和尿液碱化)。需要快速纠正电解质异常。
急性肿瘤细胞溶解综合征 (ATLS):别嘌呤醇和拉布立酶均为首选治疗。拉布立酶能迅速逆转高尿酸血症,且是高白细胞血症或肾功能受损患者、ATLS 患者或不能耐受口服疗法患者的首选治疗。[74]
去白细胞:在具有高疾病负担的患者中(即 WBC 计数>100,000/μL),推荐在化疗之前使用羟基脲治疗。不推荐将白细胞去除术作为 APML 患者的常规治疗。[54]
输血:可能需要进行红细胞和血小板输注。血小板计数需维持在 50,000/μL 以上,且通过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剂使活化 PTT 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恢复到正常水平。
感染:有发热性疾病的患者需要接受检查,并给予适当的抗感染药物。建议使用中央静脉通路。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