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新兴疗法

重组因子技术

VIIa-CTP 因子是一种长效 VIIa 因子,其中的 VIIa 因子分子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的 C 端肽融合。VIIa-CTP 因子有可能通过静脉输注或皮下注射给药。其正处于 2 期临床试验阶段,研究对象为存在 VIII 或 IX 因子的抑制性抗体的血友病患者。VIIa-FP 因子是一种长效 FVIIa,其中的 VIIa 因子分子与白蛋白连结,已完成 1 期临床试验。[69]在针对既往输过血的青少年/成人患者的临床试验中,聚乙二醇化和把因子分子连接到免疫球蛋白 Fc 段单体可分别使生物工程化 VIII 因子和 IX 因子分子的半衰期延长大约 1.5 倍和最高 4.8 倍。[70][71][72]正在儿童和既往未输过血的患者中对长半衰期制剂进行临床试验。[73][74][75][76]

基因治疗

单剂量输注自我互补型腺病毒相关病毒 (adenovirus-associated virus, AAV) 载体(表达密码子优化型人 IX 因子 [FIX] 转基因,血清型-8-假病毒形式)后, B 型血友病患者 IX 因子表达水平足以改善出血表型。[77]

ALN-AT3

ALN-AT3 是一种沉默 RNA (siRNA),以肝脏内的抗凝血酶 (III) mRNA 为靶点,目标是以安全的方式把血液循环中的抗凝血酶的循环水平降低至可增加凝血酶生成的水平。[78]1 期临床试验已完成(试验中每周皮下注射一次 ALN-AT3),正在计划 3 期临床试验。

Emicizumab

Emicizumab 是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其功能类似于 VIII 因子。目前正通过 3 期临床试验对该药进行研究,试验中该药用于 12 岁及以上的 A 型血友病患者的预防治疗,这些患者带有 VIII 因子抑制物并且曾接受过旁路制剂治疗。尽管在 3 期临床试验中已经达到主要终点(出血次数随时间逐渐减少),但是有报告显示一例患者因严重直肠出血死亡。[79]

局部用重组人凝血酶

一项旨在评估局部使用重组人凝血酶的安全性、疗效和抗原性的 3 期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将其与用于手术止血的牛血酶进行对照研究。[80]此研究招募了 400 多名患者(无血友病),研究表明两种药剂疗效相似,但重组人凝血酶组的抑制性抗体发生率比牛凝血酶组低很多。[80]证据 B尽管此研究是在无血友病的患者中进行,其结果仍引起血友病患者的关注。这是因为进行手术的血友病患者在术前输注因子浓缩制剂,因此他们的因子水平与没有血友病的患者的水平相当。局部使用的重组凝血酶已在一些国家获得批准,用于在手术情况下帮助止血。这种制剂可与可吸收的明胶海绵一同用于鼻出血,还可通过喷雾器用于黏膜出血部位和手术伤口。

含 Von Willebrand 因子 (VWF) 的制剂

Von Willebrand 因子/ VIII 因子 (VWF/FVIII) 复合物浓缩制剂可能有利于达到免疫耐受性诱导疗法 (ITI) 效果。首个使用含 VWF 药剂的前瞻性 ITI 研究在 2007 年发表,其结果表明低反应的高危患者组的抑制物消除成功率较高。[81]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