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发病年龄的第一个高峰期是 20 岁。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极少在 40 岁以后发病。[12]
创伤性手术,如肺部病灶经皮穿刺抽气法、胸腔穿刺术、内镜下支气管活组织检查和中央静脉导管置入均与医源性气胸有关。
哮喘发作期间与气道发炎有关的空气滞留可造成肺泡囊破裂,导致气胸的发生。[1]
这是继发性自发性气胸的主要致病因素,且由胸膜下气肿泡破裂导致。[17]
继发性自发性气胸发生于 1.5% 的活动性肺结核病病例。胸膜下结核病性囊肿的破裂是该病的发病原因。[20]
是女性的一种多系统疾病,特征为囊性肺的破坏,这种破坏可导致复发性气胸。[26]
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病,特征是肺囊肿、自发性气胸、良性皮肤病变以及肾癌。研究发现,家族性自发性气胸患者的卵巢滤泡激素的基因发生了突变。[27]
这是一种吸烟相关的间质性肺病,特征是更易患气胸的肺部发生囊性变化。[28]
这是一种罕见疾病,特征是扩散性非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累及多个组织。肺部受累并不常见,但是肺部可被充满脂质的组织细胞浸润,导致弥漫性间质囊性改变和气胸。[29]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