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因学

大多数医院获得性肺炎 (HAP) 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 病例由细菌引起,特别是需氧性革兰阴性杆菌,例如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不动杆菌属。除了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MSSA) 之外,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的医院获得性和社区获得性菌株也正在引发越来越多的医院获得性肺炎 (HAP) 病例。[12][13] 口咽共生菌(草绿色链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奈瑟菌属和棒状杆菌属)和厌氧菌是 HAP 的罕见病因。暴露于抗微生物药物或除急诊医院之外的医疗机构的患者可能会定殖多重耐药 (MDR) 病原体,并且有因这些病原体(例如铜绿假单胞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而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 (HAP) 的风险。[3] 多重耐药病原菌还可能存留于重症监护病房,因此建议积极监测重症监护病房中的感染情况。[3] 病房患者的 HAP 可能是由于鲜为人知的院内病原体引起的,例如肺炎链球菌属和军团菌属。[14] 嗜肺军团菌引起的 HAP 呈散发性,但是当水源中有嗜肺军团菌定植或正在施工时,则血清 1 型更常见。[15] 病毒性和真菌性病因也很少见,但每种病因导致的发病率可能相对较高(例如,如果流感疫情爆发或在免疫抑制患者的导气管中存在曲霉菌)。[16][17]

病理生理学

细菌进入肺泡的最常见途径为微量误吸口咽病原菌,或是气管导管套囊周围渗漏含有细菌的分泌物。[18] 其他途径包括大量误吸(例如,呕吐物)、直接吸入、静脉导管感染导致的血源性扩散、直接接种(例如胸腔穿刺)和消化道菌群移位。[19] 导致患者易暴露于上述途径的重要因素包括:患者基础疾病的严重程度、既往手术史、抗菌剂或其他药物暴露,以及接受侵入性呼吸仪器或设备治疗。[20] 引发 HAP 的病原菌来源包括:医疗保健仪器(气管导管内的生物膜受感染)、环境(空气、水、设备和污染物)以及微生物经由医务工作者(手部卫生不佳)在患者之间进行传播。[21][22] 最终,窦道可能成为医疗护理相关性病原菌的温床,进而导致 HAP。[23]

细菌黏附是形成疾病的关键步骤。[24] 在 HAP 患者体内,内源性菌群会不断在上气道定植。此时很可能产生革兰氏阴性病原体,因为此时唾液中的蛋白酶含量增加,颊黏膜细胞表面丧失纤维连接蛋白,进而导致气道黏膜处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的黏附和定植量增加。通常情况下,黏膜细胞表面覆盖有纤维连接蛋白,纤维连接蛋白选择性黏附革兰氏阳性菌。[24]

分类

美国胸科学会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ATS);美国传染病学会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IDSA)[1]

医院获得性肺炎

  • 住院 48 小时后发生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

  • 气管插管后 >48-72 小时发生的肺炎。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