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症 | 时间表 | 可能性 |
---|---|---|
脓毒症/脓毒症性休克 |
短期 | 高 |
尽管没有数据表明 SBP 患者出现脓毒症或脓毒症性休克的比例,但脓毒症可发生在至少 30%-50% 的肝硬化住院患者,且肝硬化患者比其他患者更容易发生院内感染。[131] |
||
腹胀 |
短期 | 中 |
腹水患者出现腹胀、腹痛提示出现 SBP。对于血液动力学稳定的患者行大量放腹水同时补充白蛋白是安全有效的。[120][121] |
||
腹腔穿刺术后出血 |
短期 | 低 |
穿刺术后出血可以是腹腔内出血、腹壁血肿或者更少见的外部出血。 出血的原因包括选择穿刺部位不当导致穿刺针损伤腹壁下动脉;腹壁中线是常用的穿刺点,可损伤脐静脉或导致腹腔内静脉曲张[132][133]和肠系膜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发生在大量穿刺放腹水导致腹腔内压力突然降低时(腹压突然降低导致曲张肠系膜静脉的管壁压力梯度增加,可出现危及生命的腹腔出血)。[134]尽管如此,研究表明肠系膜曲张静脉出血的概率很低。证据 B |
||
腹腔穿刺术后肠穿孔 |
短期 | 低 |
穿刺导管刺破肠壁是一个熟知的并发症,其可致腹膜炎或腹壁脓肿。超声引导可发现肠袢外游离腹水而减少这种并发症的发生。一项 242 例诊断穿刺的研究中只有 1 例肠穿孔发生。[138] |
||
穿刺点渗漏 |
短期 | 低 |
大约 1% 到 5% 的腹腔穿刺点可出现持续性渗漏。[67][137]有 3 种预防方法:使用更细的穿刺针、穿刺口不要太大或穿刺太深或者通过 Z 字进针。Z 字进针是针垂直进针后先进小段距离,而后进针方向改变大约 90°-120°后再进针一小段距离,最后进针方向再改为垂直进针。腹水则很难从 Z 字形针道中持续漏出。持续渗漏泄漏的处理是穿刺点在上的侧卧位并荷包缝合钱包缝合。[139]也有应用 2-辛基氰基丙烯酸酯的报道。[140] |
||
肾功能衰竭 |
存在差异 | 高 |
一项关于 252 例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BP) 患者的研究发现,83 例(33%)的患者有肾损伤,62 例(25%)存在持续或加重的肾损伤。[130]这项研究和其他研究均表明肾脏功能不全是 SBP 患者死亡率的最重要的独立预测指标。[129] |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