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因学

感染可由定植部位的细菌直接扩散导致,也可由远处的菌血症性种植导致。这通常只会发生在有可识别危险因素(即年幼或高龄、妊娠、糖尿病、免疫力低下或者有植入性血管内装置或导尿管)的患者中。[11]

早发型新生儿感染由出生前羊水感染引起,与 Ia、II、III 和 V 型血清型有关。[13]如果母体 B族链球菌大量定植、胎膜早破、产妇生产时发热或者产妇和婴儿的血清型特异性抗体水平低,则早产儿更有可能发生早发型新生儿感染。[14][15][16]新生儿误吸羊水会导致呼吸道感染。本组最常见的感染是脑膜炎、脓毒症、尿路感染和肺炎。

晚发型新生儿感染的病因是产后细菌定植;因此,产科并发症不是危险因素。本组最常见的感染是病灶不明的脓毒症和脑膜炎。晚发型感染中脑膜炎的比例高于早发型感染中的比例 (19%:6%),[17]反映更高比例的疾病由 III 型血清型引起 (71%:30%)。[18]

儿童感染已得到深入研究。在 90 天至 1 岁的儿童中,基础疾病(早产除外)不常见,仅见于 11% 的病例。[2]在 1-14 岁的儿童中,44%的病例有基础疾病(早产除外)。[2]神经系统疾病 (25%)、免疫抑制 (23%)、哮喘 (23%)、恶性肿瘤 (15%) 和肾脏疾病 (13%) 是最常见的病因。本组中最常见的感染是病灶不明的脓毒症、脑膜炎、肺炎、化脓性关节炎和腹膜炎。[2]

在成人中,感染通常与妊娠或使感染易于发生的共存疾病(例如糖尿病、神经系统损伤和肝硬化)有关。[11]医疗机构相关的感染(即入院 72 小时后获得的感染)通常与其他共存疾病、置管术、插管术和意识障碍程度有关。[19][20][21][22]本组孕妇中最常见的感染是尿路感染、绒毛膜羊膜炎、产后脓毒症、子宫内膜炎和伤口感染。[9]在本组非妊娠成人中,最常见的感染是病灶不明的脓毒症、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脑膜炎和尿路感染。在非妊娠成人中,不太常见的感染包括化脓性关节炎、肺炎、结膜炎、鼻窦炎、中耳炎和腹腔内感染。

病理生理学

B 族链球菌 (GBS) 是胃肠道、女性泌尿生殖道和会阴的正常共生菌。新生儿的呼吸道和黏膜可有 B族链球菌定植。还从成人咽部分离出了 B 族链球菌。

几种不同的黏附因子促进了细菌在许多组织中的定植。[13]在各种B族链球菌疾病患者中,感染发生在定植后。几种毒素(例如溶血素)、酶(例如 C5a 肽酶)、蛋白质(C 蛋白)和碳水化合物(荚膜多糖)造成组织损伤和抑制免疫反应,从而促进组织浸润。尚未完全了解许多此类被提出的毒力因子的确切作用机制。溶血素是一种参与细胞侵袭的孔形成性溶细胞素。B族链球菌荚膜由荚膜多糖和唾液酸组成,能够通过补体抑制来抑制吞噬作用。C5a 肽酶会裂解补体因子 C5,从而抑制调理素作用。[13]

分类

B 族链球菌 (GBS) 的形态学分型

B族链球菌是呈链状排列的 β 溶血性、革兰氏阳性球菌。该细菌不产生过氧化氢酶,其表面表达B族链球菌抗原(一种通过胶乳凝集试验可检测到的荚膜多糖)。其他分型(即 A 至 G)也存在,但不在本专题中讨论。无乳链球菌是 B 族内的唯一物种。有 1%-2% 的 B 族链球菌是非溶血性的。[1]

根据表达的其他碳水化合物和表面蛋白抗原,可将 B 族链球菌进一步分为 10 种血清型。

新生儿感染的分类

早发型:分娩后 0-6 天,通常在最初 12 小时内。

晚发型:分娩后 7-89 天,通常在最初 4 周内。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