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监测

没有接受皮质类固醇的患者,血小板计数通常以每天大约 40% 的平均速度降低,而 LDH 值升高。该趋势可能在分娩后持续 24 至 48 小时,同时伴有血细胞容积减低。[2]

接受地塞米松静脉给药的患者,恢复速度要快得多。建议在产后每 12 至 24 小时监测实验室参数。如果没有更多的并发症,在不晚于产后第 4 天应可观察到血小板计数和肝酶有所改善。[2][67]

采用推荐的治疗方法,到治疗的第二至三天,患者未能显示对治疗有反应和恢复的征象,应当颇为明显。如果孕妇状态进一步恶化,应当考虑另一种诊断,并考虑血浆置换(血液科会诊)。[2]

误诊为 HELLP 综合征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病例可能是致命性的,除非及时实施血浆置换和输注新鲜冰冻血浆。一般而言,HELLP 综合征中的 AST 水平升高幅度不大。在 HELLP 综合征中,AST 水平>2000 IU/L 和 LDH 水平>3000 IU/L 不常见,预示着死亡风险高。

在恢复阶段,对于大多数没有接受皮质类固醇治疗的患者,在产后第 6 天血小板计数可达到≥100,000/mm³。[2][18] 可能会有反弹现象,有时血小板计数>800,000/mm³。

20% 的患者,尽管肝酶恢复正常,总胆红素可能仍然升高,直到分娩后 31 个月。[68]

患者通常在 6 周后结束产科治疗,此后需要的随访监测将由患者的非产科医生实施。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