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新兴疗法

氧气预呼吸

已知此方法可用于降低高海拔减压病的发生率,并广泛用于本领域以及舱外航天活动中。动物预呼吸研究已表明在高压环境中的效果令人满意。在氧饱和猪模型中,18.4 m 海水 (msw)(60 英尺海水 [fsw])处少至 5 分钟的施氧即可显著降低快速减压后的减压病发生率,而 15 分钟的施氧可完全消除 1 型减压病。[61]在压力下施氧时,氧中毒成为一大问题,但在人类中,模拟上升至 7000 m(22,966 英尺)时,1 个绝对大气压 (ATA) 下的运动增强型氧气预呼吸显著降低了减压病发生率。[62]机制尚不清楚,但可能涉及通过增加组织和毛细血管中的氮扩散梯度来最大限度地消除惰性气体。这种方法对于减少紧急情况下的减压时间非常重要,但需进行进一步人体试验。

替诺昔康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比较了加用替诺昔康(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对减压病常规再加压治疗的作用。[63]所需再加压疗程中位数从 3 降到了 2,但无证据表明治疗效果有所改善。少数患者的研究结果支持将该药用于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以证实这一发现的潜在获益。

利多卡因

在气体栓塞猫科动物模型中,利多卡因已被证实能够改善神经元的恢复状况。[64]减压病大鼠模型中 5 种药物干预比较结果显示,潜水后施用利多卡因时,神经系统减压病发病率显著降低。[65]一项临床试验显示,这一临床发现也适用于人类,其依据是神经心理测试分数提高。[66]在严重减压病治疗中使用利多卡因是合理的,但在其使用常规化前,需更多充分有力人体试验。

全氟碳化物

20 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代作为“血液代用品”的那些非极性绝缘油乳剂非常引人注目,因担忧 HIV 污染血液供给而促使对其不断研发。此后,已调查研究了其增强的溶解呼吸气体能力(扩大局部供氧量和增加动脉血液中的氧含量)。[67]这些乳剂还可能发挥有益的免疫调节和表面活性剂作用。其在减压病和气体栓塞治疗中的潜在用途是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68]

白细胞行为改性

在家兔中,补体成分的单克隆抗体已被证明能够减少低度静脉气体栓塞后内皮的多形核白细胞浸润。[69]需进一步调查研究。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