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较大、先天性双瓣膜、风湿热和慢性肾功能衰竭。
活动后气促是最常见的主诉
呼吸困难的患病率达到 60%。[15]
患者常常出现劳累性胸痛(心绞痛)。即使不存在冠脉粥样硬化,症状也可能出现。
胸痛的患病率为 50%。[15]
晕厥是典型症状,也可能是主动脉瓣狭窄导致的心律失常和体位性低血压引起的。
晕厥的患病率是 40%。[15]
出现收缩期 ≥3/6 级杂音,呈递增-递减形式,收缩中期最强,并传递至颈动脉。[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一种收缩期递增-递减的主动脉瓣狭窄的杂音来自 David Liff, MD, Emory University Hospital;经允许使用 [Citation ends].
杂音在胸骨右下缘最明显。
随着主动脉瓣狭窄的进展,因主动脉瓣叶稳定性的下降,导致第二心音的主动脉成分较弱甚至消失。
主动脉瓣关闭延迟,并出现和肺动脉瓣一起关闭,于是产生单音的第二心音。
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会造成颈动脉搏动延迟甚至消失。
而在血管顺应性减弱的老年患者中经常缺如,在这些情形下,触诊肱动脉会发现异常。
发展中国家引起主动脉瓣狭窄的主要原因。
风湿性疾病被认为是最初由链球菌感染瓣膜心内膜激发的自身免疫性炎症反应,导致炎症反应以及最终钙化。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