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鉴别诊断

常见

病史
查体
首要检查
其他检查

高热后出现皮疹,尤其是在婴儿中;可诱发惊厥发作、脑病和无菌性脑膜炎;有时会出现轻度上呼吸道症状

高烧;躯干和四肢近端在退热期突然出现的广泛的玫瑰红色的皮疹;有时会出现颈枕淋巴结肿大;红色丘疹和软腭及悬雍垂糜烂(Nagayama斑)

  • 无: 临床诊断
  • 抗人疱疹病毒6型血清抗体: 阳性

感染者接触史;轻微的前驱症状(尤其在冬季和春季发生于 4 岁至 10 岁的儿童),手部、手腕、脚踝和足部关节痛并不少见

初始的像拍打过的面颊的红斑,在随后的1至4天在四肢出现花边样皮疹。

  • 无: 临床诊断
  • 抗细小病毒 B19 免疫球蛋白 M 抗体: 阳性

皮疹和发热,咽炎,淋巴结肿大

发热,在疾病4至6天出现皮疹,最初在躯干和上肢,延伸到前臂和面部;淋巴结肿大(颈,颌下,或全身),肝脾肿大常见;生殖器溃疡可以被发现

  • 无: 临床诊断
  • 血清IM检测: 阳性 更多
  • 嗜异性抗体: 阳性 更多
  • EBV 抗体: 阳性 更多
  • 全血细胞计数 (FBC): 白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增多伴非典型淋巴细胞 更多

枯草热、变应性哮喘、牛奶过敏史或特应性疾病家族史;可能过敏原暴露(例如护肤产品、羊毛或脂溶剂)部位的复发性皮炎;剧烈瘙痒

面部或伸肌表面鱼鳞样的红色结节或丘疹;干燥;抓痕通常明显;色素脱失/色素沉着

  • 无: 临床诊断
  • 皮肤点刺试验: 阳性;风团大于对照(组胺),通常直径>5mm 更多
  • 血清总IgE水平: 可能升高

通常年龄<2个月,非瘙痒性

头皮厚鳞样(“摇篮帽”);如果广泛存在,可能涉及到尿布区,鼻周区域,眉毛,眉间,头皮;多变的红斑;

  • 无: 临床诊断

既往刺激性或特应性皮炎病史;灼热和刺痛

红斑鳞屑性丘疹或结节被发现;受累部位取决于接触部位,一般局限于接触部位;如果患者划皮损部位,病变可能会出现表皮剥脱。

  • 无: 临床诊断

发热、不适、头痛和关节痛;近期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前驱斑(2~5cm椭圆形浅表病变,有时有领结大小)出现;在几天内分批出现的小病变会被发现;在躯干和四肢近端的病变,沿背面皮纹形成的“冷杉树”样或侧面形成“小鱼学校”样

  • 无: 临床诊断
  • 皮肤活检: 浅层血管周围淋巴组织细胞浸润,局灶性角化,角化不良的角质形成细胞,真皮乳头水肿,和红细胞外渗

感染者接触史、皮肤病现病史(例如,特应性皮炎、疥疮);通常起始于现有皮损或创伤部位

典型的皮损开始为红色丘疹,然后变成单囊疱;当角质层下水疱变成脓疱,破裂并最终成为一个金黄色结痂,是疾病过程中的一个标志。

  • 无: 临床诊断
  • 革兰染色: 中性粒细胞伴链状或集群的革兰阳性球菌
  • 培养: 最常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或其他 A 组 β 溶血性链球菌

可能有接触其他存在皮损的人群或动物的病史;出现在躯干、四肢或面部;瘙痒

单个或多个(非对称),环形,中央区不受累的鳞片状病变,锐利而略有升高的红色边缘(从异常到正常皮肤突变)出现在躯干,四肢,或面

  • 无: 临床诊断
  • 氢氧化钾检查: 分枝的菌丝
  • 皮肤培养: 皮肤癣菌阳性

剧烈瘙痒,尤其是在晚上;接触其他疥疮患者的病史

病变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好发部位是趾间空间,脐,腹股沟和腋窝;通常表现为湿疹样丘疹和斑块,一些病变可能成为结节;可以看到手的角化增厚;荨麻疹皮损可以看到;空洞(表现为一个小黑点的完整隧道,螨虫在隧道底)是特征性的,尤其是在指趾间隙

  • 无: 临床诊断
  • 皮肤刮痕显微镜检查: 螨,卵,或尘螨的粪便存在

在皮肤暴露部位局灶性病变,经常出现在户外暴露后;最近的昆虫叮咬;往往其他家庭成员也受到了影响;急性起病,荨麻疹发生在昆虫叮咬后几分钟至数小时内

病变在皮肤裸露的区域;发生在夏季的下肢结节通常提示叮咬;肿胀可能进展;全身肿胀并且可能会发生气道阻塞

  • 无: 临床诊断
  • 膜翅目昆虫过敏反应RAST测试: 过敏性荨麻疹阳性(I型反应)

父母一方/照顾者提供的病史不一致/不相符(例如,不能活动的孩子发生骨折);医院就诊和受伤频繁;延迟就诊;反复发生创伤且无充分解释;年龄<2 岁

皮肤表现(淤青,指痕,烧伤,擦伤,烫伤),忽视和/或生长不良的迹象;而孩子在面前父母无法安慰;损伤模式可疑(干骺端“斗柄”骨折,后肋骨骨折,螺旋形骨折,意想不到的陈旧性骨折)防范或减少运动范围;骨折愈合处明显的结痂(腿上的伤,膝盖擦伤);防痛步态;跛行

  • 全血细胞计数 (FBC): 正常
  • 血清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 正常
  • 可疑区域 X 线: 软组织肿胀,螺旋形骨折,骨折愈合处骨痂 更多

皮肤念珠菌病

伴随出汗或多余的水分发展的结节

通常累及褶皱区表现为中央红色结节中央和周围的小卫星灶,偶尔有中央白色的分泌物

  • 无初始检查: 临床诊断
  • 革兰染色的病变: 芽殖酵母

可能有前驱的发热症状,其次是瘙痒和病变

在红斑周围出现的集簇样水泡

  • 无初始检查: 临床诊断
  • 直接荧光抗体试验: 单纯疱疹病毒阳性
  • 多聚酶链反应 (PCR): 单纯疱疹病毒DNA阳性

进展性的皮肤色丘疹,通常无症状,接触有类似病变的人的可能病史

呈肤色的小丘疹;周围偶尔出现湿疹(软疣皮炎)

  • 无初始检查: 临床诊断
  • 病变涂片: 软疣体

罕见

病史
查体
首要检查
其他检查

感染者接触史;在第 4 至 6 天间发生初次病毒血症;在第 11 至 20 天间发生第二次病毒血症,并在红斑基底上出现特征性水疱(通常被描述为“玫瑰花瓣上的露珠样”)、低热、不适、头痛

水疱;连续的分批出现的病变在几天内出现在躯干,颜面部和口腔黏膜;通常情况下,病变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演变,从水疱到结痂;出血性和大疱性病变很少发生

  • 无: 临床诊断
  • 直接荧光抗体试验: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阳性
  • 多聚酶链反应 (PCR): 带状疱疹病毒DNA检测阳性

感染者接触史;咳嗽、鼻炎、结膜炎和 Koplik 斑(颊黏膜/软腭上的灰白色丘疹)等前驱症状;患者未进行免疫接种或有免疫缺陷;持续约 5 天

红斑和丘疹开始发生于前额、发际线和耳后,随后从头至脚向下蔓延;Koplik 斑

  • 麻疹特异性IgM血清学: 阳性 更多

免疫功能低下病史;皮疹伴咽炎、发热、不适和头痛

发热,瘀点性皮疹常见;淋巴结肿大(颈,颌下,或全身),肝脾肿大常见;严重脓毒症的症状(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 聚合酶链反应 (PCR): CMV 阳性
  • 血清巨细胞病毒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 IgM存在提示急性感染
  • 病毒培养: CMV 分离

母亲(围产期)或家庭成员接触乙型肝炎病毒 (HBV) 感染者;发热、寒战、萎靡、关节痛

皮疹可能是斑丘疹;随后出现的其他皮肤表现,包括血管炎,荨麻疹,扁平苔藓,冷球蛋白血症,迟发性皮肤卟啉症;肝脏或全腹压痛

  • 血清 HBsAg: 阳性 更多
  • 血清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M): 阳性 更多

母亲(围产期)接触史;疲劳,肌肉疼痛,或关节痛

皮疹可能是斑丘疹;之后其他皮肤表现有血管炎,荨麻疹,扁平苔藓,冷球蛋白血症,迟发性皮肤卟啉症;肝脏或全腹压痛

  • 丙型肝炎血清学检查: 阳性
  • PCR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 阳性 更多

接触后3至6周出现急性综合征;疲劳,乏力,头痛,肌肉痛

躯干和上肢将出现细麻疹样疹,偶尔出现在手掌和脚掌;持续4至5天,自行消退

  • HIV 病毒 RNA 或核抗原: 阳性 更多
  • HIV 血清学: 阳性 更多

16至18天的潜伏期,有发烧、头痛、关节痛、上呼吸道症状等前驱症状;在无免疫功能或免疫缺陷患者中更常见

颜面部的斑丘疹开始自上而下蔓延;软腭点状斑(Forschheimer斑),轻微的颈部淋巴结肿大,关节压痛

  • 血清抗风疹抗体: 阳性 更多

水疱样皮疹出现在手掌、脚掌和臀部;夏秋季更常见;低热、食欲不振、咽喉痛、咳嗽、腹痛、腹泻、全身乏力

椭圆形水疱;咽炎常见,有时有瘀斑、口腔糜烂和结膜出血

  • 无: 临床诊断
  • 病毒培养: 柯萨奇病毒A16或肠道病毒71型阳性 更多
  • PCR 检测: 柯萨奇病毒A16或肠道病毒71型阳性 更多

近期毒藤、毒橡树、毒漆树或镍接触史;对这些物质过敏的既往史,或因某种物质发生皮炎的既往史

可见红斑鳞屑性丘疹或斑片;受累部位取决于接触物质,通常局限于刺激物质的模式;如果患者搔抓皮损部位,可能会出现表皮剥脱。

  • 无: 临床诊断
  • 斑片试验: 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患者阳性 更多

银屑病阳性家族史;瘙痒;关节炎病史

伴有厚的银色鳞片样的红斑离散样分布于肘部,膝盖和头皮;小规模“牛皮癣”是明显的,银屑病皮损可以在腋下,其他褶皱,生殖区被发现

  • 无: 临床诊断
  • 皮肤活检: 表皮内海绵状脓疱和角质层Munro中性粒细胞微脓肿

肥大细胞增多症

获得性孤立或广泛的皮疹,定期的出现风块和水泡性病变,然后返回到原来的形式

5~15mm的丘疹,黄棕色至黄红色;水肿,刺痒,小泡和大疱形成,荨麻疹摩擦后出现周围红斑(Darier征)

  • 无: 临床诊断
  • 皮肤活检: 血管周围的皮肤肥大细胞浸润

免疫抑制史或污染水暴露史(例如,在热浴缸里);既往发作史;可能伴随皮肤外伤出现,皮损通常会自行消退

红斑基础上出现的典型的多发性小丘疹和脓疱,在任何有毛发的部位,伴随更深的感染导致以毛囊为中心的皮肤脓肿;头皮损伤可能存在

  • 无: 临床诊断
  • 革兰染色: 革兰阳性球菌
  • 培养: 最常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可能发现假单胞菌
  • 皮肤活检: 嗜酸性粒细胞胞吐作用伴随微脓疱

夏/秋季发病,进行有可能接触蜱的户外活动后 1 周左右出现流感样综合征、胃肠道症状,皮疹极少出现在疾病的前三天;头痛、意识模糊、不适、恶心、呕吐、肌痛、腹痛、腹泻;癫痫发作不常见

发热;皮疹开始为斑疹,位于手腕,脚踝,手掌和脚掌,并且向心性播散,一般不累及颜面部,后随着的血管炎的进展,表现为瘀斑;强烈的炎症反应或瘀斑可出现在叮咬部位;结膜炎,精神状态改变,淋巴结肿大,外周水肿,肝肿大

  •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血清学: 立克次体抗体滴度≥1:64 更多
  • 恢复期血清学: 急性期和恢复期两份血清样本间的滴度改变 4 倍或更高。 更多

蜱流行地区暴露史;蜱叮咬 1 至 2 周后出现皮疹;头痛、肌痛、疲乏、关节痛

游走性红斑为特征;脑膜刺激症,神经病变

  • 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或免疫荧光抗体测定: 伯氏疏螺旋体阳性
  • IgM和IgG抗体的免疫印迹(蛋白质印迹法测定)检测: 阳性 更多

近期用药史,通常是青霉素类、磺胺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使用新的营养品或中草药补充剂;既往药物过敏史;皮疹通常在暴露于一种新药后的 4 至 14 天内出现;瘙痒

斑丘疹出现在躯干和四肢;有时伴发热;在过敏反应中,以皮肤表现为主;患者可能出现不适或轻度不适

  • 无: 临床诊断

化疗

接受化疗

斑丘疹样皮疹,特征为单形态红斑性丘疹

  • 无: 临床诊断
  • 停止化疗的治疗试验: 皮疹消退

近期用药史(例如抗惊厥药、磺胺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别嘌呤醇、驱虫药、抗疟药、氯美扎酮、皮质类固醇以及诸如奈韦拉平等艾滋病治疗药物、选择性 COX-2 抑制剂以及拉莫三嗪);近期有上呼吸道疾病 (URI)、支原体感染、疱疹病毒感染、EB 病毒 (EBV) 感染或巨细胞病毒感染

广泛的皮肤受累,累及≥2 个黏膜表面(口腔、结膜、肛门生殖器);皮损最初呈靶心样,随后往往融合成片;在受累区出现阳性尼氏征 (侧压引起水疱);患者呈严重不适表现

  • 无: 临床诊断
  • 皮肤活检: 随着皮肤的表皮层与真皮层脱离,角质细胞凋亡
  • 血液培养: 阴性 更多

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全身症状的药物超敏反应 (DRESS)

近期抗惊厥药、磺胺类药物、别嘌醇或米诺环素用药史;发热、皮炎、淋巴结肿大、内脏器官受累;出现在开始治疗后的 8 周内

麻疹样皮疹通常是最初出现的;脸,躯干,上肢首先受到影响,下肢随后受累;发热,淋巴结肿大,严重的内脏受累的临床特征(例如,肝炎引起右上腹压痛/肝肿大,肺炎引起啰音/喘息/呼吸急促)

  • 全血细胞计数 (FBC):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非典型性淋巴细胞增多
  • 尿液分析: 蛋白尿,尿沉渣偶有嗜酸性粒细胞异常提示间质性肾炎
  • 皮肤活检: 密集的淋巴细胞浸润在真皮浅层和/或血管周围,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和真皮水肿;偶然的非典型淋巴细胞增多

近期磺胺类药物、青霉素、抗疟药、抗惊厥药物用药史;近期支原体、疱疹病毒、EB 病毒或巨细胞病感染史;迅速发作的痛性皮损

典型的靶形皮损(环形红斑且外侧为红斑区域,中央为水疱,二者之间为正常肤色区)在四肢呈对称分布;非典型靶样丘疹(无中央水疱);(口腔/生殖器)黏膜糜烂

  • 无: 临床诊断
  • 皮肤活检: 卫星细胞坏死,基底膜空泡变性,严重的乳头水肿;淋巴细胞浸润及非特异性免疫沉积物

全身性超敏反应综合征

患者急性不适,发热,腹痛,面部肿胀

麻疹样药疹(麻疹样);面部肿胀,明显的淋巴结肿大,发烧

  • 肝功能检查: 转氨酶升高
  • 全血细胞计数 (FBC): 明显的嗜酸粒细胞增多

发热和不适急性起病;免疫功能低下病史(例如,无脾)或感染者接触史

出现在四肢(通常压之不褪色)的瘀点或紫癜性皮疹,脓毒症征象(手脚冰冷,腿疼,面色苍白,皮肤发花,嗜睡,呼吸窘迫),发热,颈项强直

  • 全血细胞计数 (FBC): 白细胞增多、贫血、血小板减少
  • 血液培养: 革兰氏阴性双球菌 更多
  • 腰椎穿刺术:: 中性粒细胞增多,低血糖,高蛋白,革兰阴性双球菌的存在

猩红热

咽炎和发热病史;如果有暴露史,患者在暴露 2 至 5 天后出现症状发作;皮疹可在所有部位同时出现

砂纸般的全身广泛的红色丘疹;线性点状条纹出现在皮褶处,特别是腋窝,腹股沟,和肘窝(帕氏线);轻微的颈部淋巴结肿大;咽红伴渗出和腭瘀斑;舌红肿(草莓舌)

  • 无: 临床诊断
  • 快速链球菌测试(口咽部拭子): 阳性
  • 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 阳性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年龄<6 岁或肾功能不全病史;近期皮肤、呼吸道、口腔或胃肠道感染史;弥漫性红斑性皮疹,发热、不适和皮肤触痛的前驱症状

全身红疹;皮肤脱落,脆弱的大疱性皮肤表面,Nikolsky征阳性(侧压力引起的水疱);发烧

  • 水泡培养: 阴性
  • 皮肤活检: 表皮内水泡在颗粒层分裂
  • ELISA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 阳性 更多

近期有手术、咽炎、头痛、低热、意识模糊、不适感、腹泻、呕吐、呼吸窘迫的病史;青少年女性近期使用超吸收填塞物的既往史

弥漫性红色皮疹位于躯干,手掌和脚掌,可以剥脱;发热,低血压,多器官受累的证据

  • 血液培养: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通常是阴性的;在链球菌感染可以阳性
  • 急性期和恢复期抗体血清学: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阳性
  • 血清肌酐: 升高≥同年龄正常上限的 2 倍
  • 血小板计数: <100 x 10⁹/L (<100,000/μL)
  • 肝功能检查: 升高
  • 毒素血清学: 存在链球菌外毒素的证据 更多

小婴儿的母亲有二期或三期梅毒病史;新生儿通过胎盘传播感染后在出生后最初 2 周内出现皮损;年龄较大的儿童/青少年的性行为史;二期皮损一般于原发性皮损首次出现后 4 至 10 周时出现;除皮肤表现外,患者还出现各种其他症状,例如不适、咽喉痛、头痛、体重减轻、低热、皮肤瘙痒和肌肉疼痛

先天性梅毒,主要位于肢端的小泡和大疱,可能会出血,二期梅毒,硬币样无痛性斑状病变,位于侧面,肩膀,手臂,胸部,背部,手,脚和足底;病变通常红棕色,大小3~10mm;二期梅毒皮疹的变化可能包括脓疱;其他相关的病变包括斑片状脱发(虫蛀样),生殖器病变(扁平湿疣),浅表黏膜糜烂(黏膜斑)

  • 血清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 阳性
  • 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 阳性
  • 暗视野显微镜: 生物直接可视化;螺旋的,运动和螺旋状外观的螺旋体菌
  • 血清荧光抗体吸收试验: 阳性
  • 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 阳性
  • 皮肤活检组织病理: 浸润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一些多形核白细胞,上皮样细胞和偶见巨细胞

性行为史、尿痛、阴道或阴茎分泌物、关节炎病史

皮肤丘疹可以进展为出血性脓疱,水泡,瘀斑,或下肢坏死性病变;多关节炎;结膜炎

  • 皮肤病变或体液培养: 阳性
  • 核酸扩增试验: 阳性

发热,乏力,盗汗,心悸

Janeway病变(无痛性病变位于手掌和脚掌),心脏杂音,Osler结节(指尖痛性结节),Roth斑(出血性视网膜病变)

  • 血液培养: 细菌性生长的微生物(通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牛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HACEK [嗜血杆菌、放线共生放线杆菌、人心杆菌、啮蚀艾肯菌、金氏杆菌]) 更多
  • 超声心动图: 检测赘生物、瓣膜功能不全、瓣周延长 更多

食物过敏史;迅速起病,暴露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荨麻疹

荨麻疹,全身肿胀,可能会伴随气道受限,一般存在低血压和心动过速

  • 无: 临床诊断
  • 皮肤点刺试验: 阳性;风团大于对照(组胺),通常直径>5mm 更多
  • 放射变应原吸附测定 (RAST): >0.35U/L 更多

发热,寒战,疲劳,虚弱,感染,厌食,盗汗,气短,骨压痛,鼻出血,瘀伤,牙龈出血,牙龈增生

瘀点;发热,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面色苍白,牙龈出血

  • 全血细胞计数分类检查和外周血涂片检查: 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增多;原始细胞≥20%
  • 骨髓活组织检查: 原始细胞≥20%

通常快速出现出血表现,有时出现在病毒感染后或免疫接种后

瘀点,瘀斑,口腔黏膜出血,无淋巴结肿大或脏器肿大

  • 全血细胞计数 (FBC) 和分类计数: 仅有血小板减少
  • 血清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 正常

通常儿童<5岁,冬到春末,发烧5天

发烧,颈部淋巴结肿大,结膜充血,口腔充血,草莓舌,四肢红斑水肿伴掌跖脱屑性皮疹;躯干部斑丘疹,偶尔有明显的会阴红斑、脱屑;可变的多系统症状

  • 红细胞沉降率 (ESR)/ C 反应蛋白 (CRP): 升高
  • 全血细胞计数 (FBC): 贫血,白细胞计数升高,血小板增多症
  • 超声心动图: 可能显示冠状血管扩张

周期性的,短暂的发热相关的速发性皮疹;热退后皮疹将消失;关节痛和肌痛常见

发热,好发于躯干和受压部位的短暂的红斑;关节压痛(例如,膝盖,脚踝)

  • 全血细胞计数 (FBC): 白细胞增多、贫血、血小板增多
  • ESR/CRP: 升高
  • 血清类风湿因子: 正常或者升高

上呼吸道感染史;腹痛;关节痛

典型的四联征:瘀点或紫癜性皮损(通常见于下肢)、腹痛、关节炎/关节痛和 IgA 肾病

  • 尿液分析: 可能会出现红细胞,蛋白尿,或管型
  • 血清肌酐: 可能会升高,如果肾功能损害或肾功能衰竭
  • 皮肤活检: 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和免疫球蛋白IgA沉积

颧骨(蝴蝶)皮疹,发烧,疲劳,感染反复发作,关节痛,全身乏力,胸痛

颧部红斑,盘状红斑皮疹,发热,关节炎,光敏性皮疹;浆膜炎(胸膜炎或心包炎),高血压,水肿,肝肿大,脾肿大,淋巴结肿大

  • 全血细胞计数 (FBC): 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
  • 抗核抗体,双链DNA,Smith抗原: 阳性
  • 尿液分析: 血尿,管型(红细胞,颗粒,管状,或混合),或蛋白尿

皮疹;久热不退、咽喉痛、关节痛、胸痛、呼吸困难、不自主运动病史

环形红斑(通常累及躯干和上臂和腿的短暂的粉红色皮疹),关节炎(典型的游走性和累及大关节),皮下结节(通常是坚硬的和无痛的),杂音,心包摩擦音,Sydenham舞蹈病

  • 快速链球菌抗原检测或咽培养: 快速测试阳性,或 A 组β溶血性链球菌生长
  • 链球菌抗体滴度: 升高或连续检测时(急性期和恢复期)上升
  • ESR/CRP: 升高
  • 心电图 (ECG): PR 间期延长、心脏传导阻滞
  • 胸部 X 线检查: 心脏增大
  • 超声心动图: 心肌炎、心脏瓣膜缺损的证据

咳嗽,气喘,疲劳,关节痛,畏光,眼睛红,视力模糊,体重下降,头痛

结节性红斑;散在的丘疹(最常见出现在颜面但可能会影响任何部位)或更大的斑块(通常对称分布),冻疮样狼疮(变色的硬化斑块,位于鼻子,脸颊,嘴唇,和耳朵);体重减轻,淋巴结病,葡萄膜炎

  • 胸部 X 线检查: 肺门淋巴结病
  • 皮肤或淋巴结活检: 非干酪性上皮样肉芽肿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