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预后

TB

经过 6~9 个月的治疗后,HIV 感染患者 TB 治疗的治疗效果相对良好,但复发风险升高。直接观察治疗可改善治疗效果,强烈建议在该类患者中应用。不过,在出现最初的临床改善后,在一些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ART) 的患者中已经观察到疾病出现反常的恶化。在感染广泛耐药性 TB 的 HIV 感染患者中,观察到了较高的失败率和死亡率。[95][171][172]

播散性鸟型结核分支杆菌复合体 (MAC) 感染

使用联合治疗方案可以改善生存并降低死亡率,包括 2 种或更多种抗菌药及之后的二级预防和 ART 治疗。对于存在更为广泛疾病或晚期免疫抑制的患者,临床应答可能延迟发生。[2][173]

耶氏肺孢子菌肺炎 (PCP)

出现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死亡率较高。需要通气支持的 PCP 患者中,12 个月时的存活率接近 50%。[153] ART 应用是重度 PCP 中死亡率降低的一个独立预测指标,可能是改善疾病治疗效果的一种潜在治疗方法。[150]

弓形虫病

ART 可改善治疗效果和生存期,并预防复发。神经系统功能恶化的体征预示疗效不佳。持续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常出现于存活患者中。[174][175] 罕见情况下,可能出现广泛的播散性疾病。[176]

隐球菌性脑膜炎

虽然给予两性霉素 B 和 ART,但较高的隐球菌脑膜炎相关性死亡仍持续存在。意识状态异常和较高的病原体负荷(通过定量 CSF 培养或 CSF 抗原滴度测量)是死亡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此外,CSF 开放压升高和较低的 CSF 白细胞计数也与治疗效果较差有关。[101][177]

巨细胞病毒 (cytomegalovirus, CMV)

广泛应用 ART 可降低 CMV 性视网膜炎的发病率和并发症。不过,与免疫恢复有关的 CMV 性视网膜炎和葡萄膜炎仍会引起视力丧失。[178]

黏膜皮肤念珠菌病

多数患者在 48 至 72 小时内对治疗产生应答。大约 4%~5% 的 HIV 感染个体报告难治性口腔或食管念珠菌病。该类患者多存在 CD4+ 细胞计数低于 50 个/μL 且接受过多疗程的唑类药物治疗。[2][179]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