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cker肌营养不良的体征及症状与Duchenne肌营养不良(DMD)相似,但该病发病年龄晚于DMD且临床症状较轻。
患者在其青少年时期及成年早期均具有行走能力。
偶尔会有患者会在出现肌无力症状及诊断前出现CHF及心率失常的症状。[13]
通过肌肉组织活检,如果活检结果显示抗肌萎缩蛋白的数量/质量下降,并且至少存在 3% 的正常抗肌萎缩蛋白,则可确诊为 Becker 型肌营养不良。
在进行DNA及肌营养不良蛋白检验之前,LGMDs常被误以为是Duchenne肌营养不良(DMD)。[14]
LGMD可在任意年龄发病,且该病的表现不受性别影响。
最先出现症状的是肩带肌及骨盆带肌;然而,该病肌无力的模式可能在临床上无法与DMD进行区分。
该病患者也可能出现腓肠肌肥大的症状,并且部分患者从婴幼儿时期开始就用脚趾走路。
该病的发展速度高度可变。常见出现严重的残疾、肌肉挛缩、骨骼畸形以及需呼吸机辅助呼吸,并且可以发生特定类型的心肌病。[15]
这些患者的智力及认知能力不会受到损害,但与其他类型的肌营养不良患心肌病的可能性相同。[16]
核纤层蛋白病与具有高发生率的致命性心律失常有关。[13]
CK水平通常较DMD患者低。
通过对缺失或变异的基因进行DNA分析,以证实诊断结果是否正确。
与肌无力相比,肌腱挛缩更加严重,并出现颈椎过度伸展及脊柱僵硬的症状。
早期的挛缩可见于颈部、肘部以及跟腱。
脂肪分布异常(脂肪代谢障碍)会发生于一些核纤层蛋白病,以及肱骨盆腔无力(humeropelvic weakness)或肱骨腓骨无力(humeroperoneal weakness)的病例中。
与Duchenne肌营养不良患者不同(DMD),该病的大多数患者在30岁之后有可能具有独立行走的能力。
在该病患者中,常见心律不齐的症状且时常是致命的。这可能是由于emerin在心脏的黏合连接处正常表达引起的。[17][13]
DNA检测结果中可见Emerin或核纤层蛋白A/C基因突变。
在X-连锁病例中emerin基因是丢失的。
心电图(ECG)结果显示为传导阻滞,特别是在房室结(AV)水平上的房室传导阻滞。
多肌炎可在患者4~7岁时发病,且该病出现的挛缩及肌无力的严重性可能与Duchenne肌营养不良(DMD)相当。该病的肌无力症状通常发生在近端肌,特别是肩带近端肌及盆骨带近端肌。
对多肌炎的诊断可通过肌肉组织活检做出。在活检中可发现炎症症状,包括非坏死性肌的单核细胞浸润(mononuclear invasion of non-necrotic muscle),CD8阳性的细胞毒性/抑制性T细胞,巨噬细胞,以及心性浸润萎缩皮肌炎缺失(absence of perifascicular atrophy of dermatomyositis)。
绝大多数以脚趾走路的儿童均患有停滞性脑病,并至少有轻微的痉挛症状。在许多病例中,患儿受到的影响是不对称的。
患有DMD的儿童表现为肌肉张力减退,且其影响是对称的。
在临床上,对脑瘫的诊断是通过检测患者是否出现中枢肌肉系统强直(不出现在神经肌肉性疾病患者中),以及患者认知、运动及感觉的情况而作出的。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