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证据

证据评分

    证据 A

    即时D-二聚体检测作用:高质量证据表明,即时D-二聚体检测能给疑似静脉血栓栓塞的低风险患者提供重要信息,并能指导治疗。[68]

    证据 A

    癌症患者死亡率:高质量证据表明,癌症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的早期治疗方面,低分子肝素要比普通肝素减少死亡率更有效。[83]

    证据 A

    血栓的近端进展:高质量证据表示 ,相比于单用肝素的单独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华法林加肝素治疗方案在减少血栓的1年近端进展方面更有效。但没有直接信息表明抗凝治疗单独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否比不积极治疗更好。

    证据 A

    癌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的减少:高质量证据表明,相比于华法林,低分子肝素能减少静脉血栓栓塞事件,但并不能减少死亡率。[99]

    证据 A

    血栓后综合征:高质量证据表明,相比于不治疗,有血栓栓塞的患者穿戴2年的弹力袜能减少血栓后综合征。

    证据 B

    死亡率和血栓栓塞复发:中等质量证据表明,在减少3个月死亡率方面,长期口服抗凝治疗和长期低分子肝素治疗效果相同。低质量证据表明,在减少3到12个月血栓栓塞复发方面,口服抗凝治疗和低分子肝素一样有效。

    证据 B

    急性症状得减少:中等质量证据表明,早期行走锻炼有助于减少急性症状。[101]

    证据 B

    死亡率:中等质量证据表明,对于血栓栓塞患者,相比于没有应用下腔静脉滤器,它并不能减少2年的死亡率。证据表明下腔静脉滤器能有效预防12天时肺栓塞的形成,但同时增加2到8年深静脉血栓形成复发的风险。

    证据 C

    血栓栓塞复发:低质量证据表明,对于单独小腿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相比于短期(6周)抗凝治疗,长期(12周)抗凝治疗可能并不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复发。对于中央型深静脉血栓形成,长期口服抗凝治疗要比短期抗凝更有效,但在预防治疗后的静脉血栓栓塞复发方面没有更有效的证据。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